后流动性挖矿时代AMM协议的风险图谱

流动性挖矿退潮后,自动做市商(AMM)协议的风险轮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。此前依靠代币激励覆盖风险的流动性提供者(LP),如今不得不直面协议机制本身的潜在损耗。以Uniswap v2为例,其23亿美元总锁仓量(TVL)中,超八成集中于四个流动性挖矿专项池,这些资金曾因UNI代币奖励和交易手续费双重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。但随着挖矿激励在2020年11月17日正式停止,市场开始重新审视AMM协议的可持续性——当"免费的午餐"消失,LP的真实风险收益比究竟如何?新崛起的AMM方案又能否真正解决传统模式的痛点?image.png

一、后挖矿时代的AMM生存挑战

流动性挖矿作为协议冷启动的高效激励工具已得到市场验证。Uniswap在经历SushiSwap分叉冲击后推出的UNI代币空投,曾创造加密史上的经典案例:不仅向所有历史交互地址(含1.2万个失败转账地址)空投400枚UNI,更通过流动性挖矿将TVL一度推升至30亿美元。这种由代币激励驱动的流动性繁荣,让Uniswap在大额交易中维持着价格竞争力——单笔1000 ETH的兑换仍能提供行业最优报价。

但从实际表现看,新兴AMM协议正在重构行业效率基准。DODO的ETH/USDT池仅860万美元流动性,却能匹配Uniswap 5.6亿美元池的报价水平;COFIX同样实现了"小资金撬动大交易"的突破。这些方案通过改进定价机制显著提升资本效率,反衬出Uniswap v2"高流动性依赖"模式的脆弱性。当挖矿激励这根"拐杖"被抽走,Uniswap能否凭借生态惯性维持竞争力?社区是否会用资金投票选择更优解?这些问题正在重塑AMM赛道的竞争格局。

二、传统与新型AMM的风险分野

Uniswap LP长期面临的核心风险被称为"无常损失"——这个略带误导性的术语,实则描述了一个确定性现象:当两种代币的相对价格偏离LP入池时的水平,套利者会通过搬砖将AMM价格拉向市场公允价,而套利利润本质上来自LP本金的隐性转移。除非价格完全回归原点,否则LP将承受永久性资产缩水。

典型案例:假设XYT/USDC池初始状态为10 XYT(单价100 USDC)+1000 USDC,此时钱包持有同等资产的投资者组合价值2000 USDC。当XYT价格涨至110 USDC,套利者会从池中抽走约0.47 XYT,使池内余额变为9.53 XYT+1048.81 USDC,按新价格计算总价值2097 USDC;而钱包持有者资产增值至2100 USDC,两者差值3 USDC即为无常损失。这种损失源于AMM依赖套利实现价格发现的底层逻辑,是Uniswap式恒定乘积模型的先天缺陷。

相比之下,DODO与COFIX通过引入预言机定价跳出了这一困局。在相同价格波动场景中,预言机直接锚定市场价格的机制使套利空间不复存在,LP资产不会因价格变动产生结构性损耗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型AMM就是"无风险乐园"——它们只是将风险从"无常损失"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制性风险。

三、COFIX:池子所有权模式下的风险暴露

COFIX通过预言机定价彻底消除了无常损失,但LP需承担两种更隐蔽的风险:资产组合敞口极端行情下的流动性耗竭

在COFIX机制中,LP并非持有单一代币头寸,而是获得整个资金池的所有权份额。例如某XYT/USDC池初始价值1500 USDC(10 XYT+500 USDC),Alice存入5 XYT获得25%所有权份额。当XYT涨至110 USDC,池总值变为15×110+500=2150 USDC,Alice的25%份额对应537.5 USDC;但若她直接持有5 XYT,此时价值应为550 USDC——这种差异源于LP被迫承担USDC的贬值风险。反之,若XYT价格暴跌,组合持仓又会比单一代币持有表现更优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无联合曲线设计带来的流动性风险。由于COFIX不限制单笔交易规模,极端情况下某一代币可能被完全买空。假设Bob用1500 USDC买空池中所有XYT,池内仅剩2000 USDC;后续XYT涨至110 USDC时,Alice将彻底丧失价格上行收益。这种"赢小输大"的风险结构,要求LP对交易对手行为保持高度敏感。

四、DODO:单一代币敞口下的再平衡风险

DODO创新性地提供了单一代币敞口选项——USDC LP只需关注本币数量变化,理论上无需关心交易对手是WBTC还是YFI。但实操中,这种隔离性并非绝对,其风险主要来自再平衡机制失灵预言机抢先交易

DODO通过"激励交易者套利"实现池内平衡:当某代币供应不足时,系统会将其报价抬升至市场价以上,吸引交易者向池内补充该代币。在WBTC/USDC等低波动池,这套机制运转良好,LP本金得到有效保护;但在YFI/USDC等高波动池,却出现了两边LP均受损的异常情况——这暴露了机制的致命短板:若再平衡滞后于价格波动,LP将被动承担对手方代币的价格风险。

风险场景:XYT/USDC池初始10 XYT+500 USDC,交易后变为9 XYT+600 USDC。若此时XYT突发涨至110 USDC,DODO需用12 USDC从市场购入1 XYT才能恢复平衡,这部分成本将直接由USDC LP承担。更危险的情况是预言机喂价延迟引发的套利攻击:当攻击者预判到下一个区块的价格更新,会抢先从池中抽走低价代币,待价格锁定后再高价卖回,单次操作即可掠走LP 12 USDC利润。YFI/USDC池的持续失衡,很可能源于这类有预谋的套利行为,而非随机交易流冲击。

五、风险对冲:AMM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

做市本身并非无风险业务,无论是订单簿还是AMM模式,LP都需建立"风险-收益"的动态评估框架。在流动性挖矿退潮后,单纯依靠手续费覆盖风险已不现实,专业对冲工具的缺失成为制约AMM发展的关键瓶颈。

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的兴起为LP提供了新思路:在DODO的XYT敞口风险场景中,LP可买入XYT看涨期权对冲价格上行风险;COFIX LP则可通过衍生品构建组合保险。但对冲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始终是难题——过度对冲会吞噬手续费利润,不足则无法覆盖极端风险。未来随着链上数据分析技术的成熟,AMM或可通过识别交易对手类型(套利者/普通用户)动态调整对冲策略,实现风险的精细化管理。COFIX团队已推出的"CoFiX-hedger"工具,正是这一方向的早期探索。

image.png

六、结语

Uniswap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简洁性——任何人都能直观理解恒定乘积模型的运作逻辑。而新兴AMM为追求效率不断叠加机制复杂度,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制造了新风险。这种"风险转移而非消除"的创新路径,要求LP具备更专业的风险识别能力。

当流动性挖矿的喧嚣散去,AMM协议正从"野蛮生长"转向"精耕细作"。能否为LP提供透明的风险定价工具、完善的对冲机制,将决定谁能在这场"去泡沫化"竞争中最终胜出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理解不同AMM的风险图谱,比追逐短期收益更为重要——毕竟,在加密市场,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你可能还会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: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