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2日,去中心化交易协议苏世币(Sushi)首席技术官Matthew Lilley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长文公告,详细披露了过去季度的产品战略调整。这份涉及多条产品线存续迭代的规划文件显示,项目方正通过停用低效模型、扩展多链布局及引入创新激励机制,重构其去中心化交易生态。对于加密市场参与者而言,此次调整不仅关乎Sushi协议的竞争力重塑,更折射出DEX赛道在流动性效率与用户体验上的进化方向。
Trident模型正式退场
公告首先确认,Sushi自研的AMM创新模型Trident将终止运营。开发团队解释,该模型虽承载着机制创新探索,但受限于初始架构设计的混乱性,既无法满足流动性提供者(LPs)对资金灵活调度的核心需求,也未能实现提升市场交易效率的预期目标,最终沦为"实验性失败案例"。
SushiSwap V3加速多链布局
与Trident退场形成对比的是SushiSwap V3的扩张进程。目前该版本已完成20条区块链的部署工作,另有5条公链生态的集成进入收尾阶段。项目方强调,这一覆盖规模已使其成为当前跨链部署最广泛的去中心化应用(Dapp),链上数据显示,自V3版本陆续上线以来,协议总锁仓量(TVL)与日交易量已实现连续6周的稳步增长。
流动性激励体系全面重构
公告核心内容聚焦于流动性激励机制的颠覆性调整:MasterChef及其V2版本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开发团队坦言,初代MasterChef虽开创了流动性挖矿的创新模式,但在多重奖励机制设计上存在扩展性瓶颈,实际激励效果与简单质押挖矿差异不大;而V2版本更被内部评价为"架构倒退",不仅未能解决扩展性问题,反而因智能合约漏洞导致部分流动性池出现资不抵债风险,已成为拖累开发进度的"技术债"。
经过多轮机制测试与市场反馈,开发团队最终选定Angle Protocol的Merkl产品作为替代方案。该系统支持对单一交易对实施无限层级的激励参数配置,既能通过动态奖励吸引流动性注入,又可根据做市绩效(如价差控制、交易量贡献)调整激励权重,最终实现"每枚SUSHI代币都产生最优做市效率"的目标。目前Merkl已完成以太坊、Arbitrum等四条主流公链的集成部署,剩余生态链的适配工作将随V3版本扩张同步推进,MasterChef系列合约预计将在Q3末完成平滑迁移后正式关闭。
创新产品矩阵同步推进
在新产品布局方面,Sushi Smart Pools已进入内测阶段。该产品由Steer Protocol的GOATs策略引擎提供技术支持,当前已开发出包括波动率套利、区间做市在内的9套自动化策略模板,另有基于AI预测的动态调仓策略处于测试收尾阶段。开发团队透露,该功能与Sushi前端界面的集成开发已完成60%,现阶段用户可通过Steer Protocol官方界面体验,其核心优势在于帮助LPs在V3版本中实现"非活跃资金自动再平衡",实测数据显示采用该策略的流动性池年化收益率较手动做市提升12%-18%。
交易聚合协议RouteProcessor的迭代进度同样引发市场关注。项目方承认早期版本存在流动性来源覆盖不足的缺陷,但强调已建立快速迭代机制:V3版本已接入11个主流DEX流动性池,V4版本开发聚焦于Curve、Balancer等深度流动性协议的聚合优化,预计Q3末可覆盖市场85%的主流交易对流动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聚合器采用"协议优先"路由策略,在同等报价条件下将优先引导交易至SushiSwap原生池,这意味着LPs无需担心聚合功能对自身收益的稀释影响。
跨链兑换服务SushiXSwap的升级计划同步披露。作为运行已超14个月的成熟产品,其V2版本将重点强化跨链路由效率,通过与RouteProcessor深度协同,实现Layer2网络间的"原子级兑换"。开发团队表示,新版本测试网数据显示跨链交易成功率已从V1的89%提升至97%,平均结算时间缩短至45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