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kSync头部Dex之争:Syncswap与iZiswap的格局博弈

引言

随着以太坊Layer2生态加速扩容,zkSync作为ZK Rollup赛道的头部项目,正成为加密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其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赛道的竞争格局尤为关键——在Uniswap V3等跨链巨头尚未完全入场的窗口期,原生项目Syncswap与iZiswap的较量,或将决定zkSync生态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格局。本文将从赛道价值、项目机制、业务表现等维度,解析这场头部Dex之争的核心逻辑与潜在走向。  

image.png

zkSync与Dex赛道的重要性

zkSync:L2浪潮中的关键玩家

2023年被业内视为以太坊Layer2的爆发之年。在公链总锁仓量(TVL)持续低迷的背景下,L2网络的TVL却逆势增长并屡创新高。链上数据显示,自2022年10月L2实际交易吞吐量(TPS)首次超越以太坊以来,这一差距持续扩大,L2网络TPS已达以太坊的3倍左右。  

zkSync的崛起更具标志性意义。作为ZK Rollup技术路线的代表项目,其上线不到3个月TVL便跃居L2第三(仅次于Arbitrum和Optimism),同时保持着ZK Rollup赛道最高的用户活跃度。随着2023年10月以太坊坎昆升级落地,L2费用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,zkSync的生态扩张或将进入加速期。  

Dex:生态竞争的"战略高地"

从以太坊L1到Arbitrum等L2的发展历程看,每条公链的金融基础设施中,通常只会诞生一个"头部原生Dex"。这类平台的核心特征包括:TVL或交易量市占率超50%,或代币登陆币安等一线交易所。头部Dex不仅能占据用户心智优势,更能通过流动性网络效应形成护城河,进而在商务合作、流量曝光等方面获得优先权。  

当前zkSync生态尚处于早期阶段,用户、资金与开发者规模均未定型。尽管Uniswap V3等跨链巨头已通过社区投票计划部署,但尚未正式落地,这为原生Dex留下了宝贵的竞争窗口。参考其他链的发展规律,zkSync未来的Dex格局大概率将走向"单一头部原生项目"或"跨链巨头主导"的二元结局,因此现阶段的竞争尤为关键。  

zkSync Dex赛道格局

zkSync Dex赛道已呈现"百花齐放但头部集中"的特征。目前生态内Dex项目机制各异,前五大平台中,SyncSwap、Mute、Velocore采用V2动态池+稳态池模型,其中Velocore还引入类似Velodrome的ve(3,3)机制。从核心业务指标(TVL与交易量)看,SyncSwap与iZiswap组成第一梯队,被业内普遍视为最具潜力的头部原生Dex竞争者。  

Syncswap vs iZiswap:机制与表现对比

Syncswap:稳健派的先发优势

机制设计

Syncswap采用ve(3,3)类项目的多池架构,主要包含两类核心池:基于Uniswap v2的Classic Pool(适用于高波动交易对)和基于Curve的Stable Pool(适用于稳定币交易对)。其"Dynamic Fees"机制实为自定义手续费体系,支持不同Pool设置差异化费率、方向费率(买/卖价差)及代币抵押折扣,但与传统意义上随波动率调整的动态手续费无关。  

业务表现

  • 交易规模与用户渗透:ETH-USDC交易对占比60.8%,稳定币交易对次之,原生资产占比不足5%。同期月活跃地址84.37万个,周活跃24.78万个,占zkSync总独立地址(92.2万)的91.4%,用户覆盖度显著领先。  
  • 流动性储备:总流动性6761万美元,ETH-USDC Pool独占5761万美元(84.5%),前十大Pool中原生非稳定币资产(如Cheems、ZAT)占比仅1.5%,反映出对主流交易对的高度依赖。  
  • 盈利能力:在未发行代币且无流动性补贴的情况下,已实现正收益,部分受益于空投预期带来的自然交互流量。  

经济模型与团队背景

代币SYNC总量1亿枚,采用类似Curve的ve模型,用户需将SYNC转换为veSYNC以获得治理投票、费用分红及交易费折扣权益。解锁机制为6个月线性释放,50%在解锁后第20天到账,剩余50%持续线性释放。团队匿名,无公开融资记录,前期通过"忠诚计划"(Loyalty Program)积累用户,创世周期(2023年4月10日-5月10日)发放90万veSYNC奖励,用户累计支付手续费118.96万美元,对应1veSYNC成本约1.32美元,目前该计划已暂停。  

iZiswap:差异化创新的追赶者

机制设计

作为iZUMi Finance的Dex产品,iZiswap以"Discretized Concentrated Liquidity(DL-AMM,离散集中流动性)"为核心创新,将流动性分布于离散价格点,单个价格点遵循恒定加和公式L=X*√P+Y/√P,组合形成类Uniswap价格曲线。其流动性来源包括LP双代币流动性和限价单单代币流动性(达到目标价后单向兑换),并提供订单簿交易界面(iZiswap Pro)。  

iZUMi同步推出LiquidBox流动性激励服务,支持Uniswap V3和iZiswap LP参与,提供三种激励方案:单边模式(项目代币单独质押,另一半价值币分配于市场价格左侧)、固定区间模式(适用于稳定币和封装资产)、动态模式(围绕当前价格的(0.25Pc,4Pc)区间激励),旨在通过灵活设计吸引流动性。  

业务表现

  • 交易规模与用户渗透:30天交易量1.95亿美元(日均650万美元),6月首周日均857万美元,环比增长32%。ETH-USDC交易对占比高达85.8%,用户集中度更高。月活跃地址30.2万个,周活跃10.29万个,约为Syncswap的35%-40%。  
  • 流动性储备:官方披露4478万美元(含iUSD、slstETH等自营稳定币和封装资产),Defillama统计2595万美元(剔除上述资产),ETH Pool占比86.8%,对主流交易对的依赖度高于Syncswap。zkSync上的LiquidBox挖矿采用"项目方代币+IZI"双重激励,多数池子项目方出资占比更高。  
  • 盈利能力:日协议收入6312.5美元,25%用于IZI代币用户分红,50%用于iUSD回购及市场资金,盈利规模与Syncswap存在明显差距。  

经济模型与团队背景

iZUMi代币IZI总量20亿,分布于多链。分配结构中,团队及顾问占20%,生态发展30%,流动性挖矿25%,融资15%,国库10%。当前解锁总量7.87亿枚,其中2.76亿枚处于ve质押中。IZI功能包括治理投票(暂未上线)、质押分红(25%手续费回购分配)及收益加速(最高2.5倍挖矿boost),但因ve投票功能未启用、手续费分成被回购分流,内在价值释放受限。  

团队由清华大学毕业的Jimmy Yin创立,规模20+人,过往融资4轮:2021年种子轮210万美元(估值1400万美元)、A轮350万美元(估值3500万美元),2022年5月Solv可转债3000万美元,2023年4月Solv基金募资2200万美元,后两轮融资主要用于流动性运作。  

竞争格局与未来挑战

产品机制层面,Syncswap以稳健的ve(3,3)模型为核心,创新度有限但用户基础扎实;iZiswap则通过DL-AMM和LiquidBox构建差异化,但业务数据显示Syncswap已形成明显领先:交易量、用户数、流动性均大幅超越,且未发币状态下实现正收益,空投预期带来的自然流量优势显著。  

image.png

二者共同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zkSync原生项目生态不足,ETH交易对占比均超80%,反映出生态多样性的缺失。未来竞争焦点将集中于原生项目流动性部署的选择,而Uniswap V3已通过zkSync社区部署投票进入市场,进一步加剧赛道竞争。zkSync头部Dex的最终格局,仍需观察生态成熟度与跨链巨头入场后的动态平衡。

你可能还会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: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